<sub id="rjr4n"></sub>
          <nav id="rjr4n"></nav>

          Loading
          大興安嶺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電話:0470-5727364
          傳真:0470-5731377
          郵編:165471
          網址:www.wholesalemlbjerseysbuy.com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東

          砥礪奮進一甲子 鑄夢遠航再出發 ——大興安嶺墾區開發建設60周年

          作者:張文武 來源: 日期:2020/8/9 10:57:43 人氣:1925 加入收藏 標簽:

          興安腳下,甘河岸邊。萬畝豆花香,糧卷千重浪。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大興安嶺墾區走過了一甲子的不平凡發展歷程。60年來,代農墾人秉承“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自力更生,砥礪奮進,用勤勞雙手和辛勤汗水譜寫了一曲輝煌壯麗的奮斗贊歌。

          60年披荊斬棘,鑄劍為犁創偉業。

          1960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于請農墾部幫助建設呼盟墾區的報告》,做出了在呼倫貝爾盟發展農墾事業的決定。在那個春寒料峭的三月,一群堅定信念、懷揣夢想的拓荒者,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言壯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無畏氣概,奔赴大興安嶺東麓、嫩江西岸這片人跡罕至的茫?;脑?,爬冰臥雪、風餐露宿、披荊斬棘、艱苦創業,拉開了大興安嶺農墾人戰天斗地、開發建設的序幕。1979年,大興安嶺墾區先后開發建設了巴彥農場、歐肯河農場、甘河農場、東方紅農場、宜里農場、扎蘭河農場、諾敏河農場、古里農場等8個國營農場,開墾耕地108萬畝,初步形成了具有較大規模的國有農場群。

          重新審視大興安嶺墾區6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是一部“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奮斗史,“屯墾戍邊、建設邊疆”的開發史,引領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奉獻史。勤勞淳樸的大興安嶺農墾人,識大體、顧大局、講奉獻、創新,用青春、熱血和生命,在這片黑土地上,書寫下了中國農墾史上獨具特色的歷史篇章。

          60年篳路藍縷,鑄就輝煌展新貌。

          回眸大興安嶺墾區開發建設60年的崢嶸歲月,三代農墾人薪火相傳,遵循市場發展規律,順應改革發展主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歷盡艱辛、頑強拼搏、勇于探索、敢為人先,闖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斗之路。昔日的亙古荒原,如今千里沃土、萬頃碧綠,已成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保障基地,擁有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建設示范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農場)、全國百家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國家高油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全國精準農業物聯網示范單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單位的現代化農業企業集團。

          如今,大興安嶺墾區是一個以農牧業為基礎,集工、商、貿等多元產業同步發展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截止2019年底,所屬企事業單位16個,現有資產17.73億元,在職干部員工6457人,擁有耕地128萬畝,其中綠色食品認證100萬畝、有機認證1.5萬畝,農業機械總動力25.4萬千瓦,累計生產糧食140億斤,向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100多億斤,人均收入增長36倍,職均收入增長122倍,很好地履行了屯墾戍邊、安置就業、促進民族團結、繁榮邊疆經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探索高寒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發揮農墾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的光榮使命,為中國農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0年櫛風沐雨,領先示范敢擔當。

          老一輩開發北大荒,新一代開發大市場。一路走來的農墾人歷經了風霜雪雨,在黑土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多年來,農墾集團黨委始終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日益凸顯,黨支部成為基層創新實干的戰斗堡壘。干部隊伍建設堅強有力,近年來選派650名各層級干部赴井岡山、延安等革命圣、八一農墾大學等院校進行深造學習,干部黨性修養、理想信念、能力水平顯著提升。截至目前,有11人榮獲自治區級以上勞動模范光榮稱號,有15人榮獲國家、區市級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崇尚模范、爭當模范在墾區蔚然成風。

          大興安嶺墾區始終堅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同步,勇于承擔社會責任,讓墾區人民得到了最大的實惠。特別是2009年以來,墾區累計投入資金18.4億元,主要實施危房改造2.4萬戶,新建混凝土硬化道路345公里,機耕路、砂石路531公里,圍欄80公里,排水管線332公里,曬場22.4萬平方米,糧食倉儲庫7.3萬平方米,廣場8.6萬平方米,地面硬化22萬平方米,橋涵1595座,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23萬畝,以及體育館、老年公寓、職工文化活動中心、醫院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地,改變了家園的面貌,如今墾區樓房林立,職工生活幸福洋溢,處處生機盎然,一派和諧景象,墾區把黨的溫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墾區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戰略,“兩降一加”減肥減藥措施強力推進。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向規?;较虬l展,墾區統一經營耕地達到23.6萬畝。墾區以物資石油供銷公司為依托,在服務墾區的基礎上,利用鄂莫兩旗地緣優勢,用價格、質量、服務參與市場競爭。依托呼農集團進銷存平臺,充分利用墾區35萬噸倉容,2條鐵路專用線特殊優勢,對墾區農產品實施分類儲存,統一公開拍賣。繼續深化與海天、二商、秦豆園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合作,拓展糧食貿易流通渠道。

          2020年,墾區利用扶貧財政專項資金3208萬元,集中購置73臺套大型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組建墾區第一支無人機航化隊伍。依托農墾在農機、農藝、農資方面的優勢,以莫旗漢古爾河鎮30萬畝旱改水項目為突破口,向南擴張。在傳統政策性保險基礎上,嘗試開展“期貨+保險”方式,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樹立“為牧而農、種養結合”的發展理念,以巴彥農場種羊園、歐肯河安格斯肉牛養殖基地為核心,推進實現肉牛肉羊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養殖,引領畜牧業發展。

          按照呼農集團構建構建米、面、油,、肉、草,糖(甜菜)、薯、藥(中草藥)和礦泉水等10個產業鏈條戰略部署,大興安嶺墾區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實施總投資3723萬元的雜糧加工、總投資1191萬元的蜂蜜加工項目和介入莫旗水稻產業為契機,延伸墾區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

          60年砥礪奮進,鑄夢遠航再出發。

          進入新時代,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農墾事業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5]33號文件指出:農墾是國有農業經濟的骨干和代表,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新形勢下農墾承擔著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要充分發揮農墾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農業的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全面增強農墾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時代農墾發展的全新定位。

          當前,大興安嶺墾區的目標任務是:按照黨中央對農墾改革發展的總要求,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富饒和諧安寧呼倫貝爾”,以及呼倫貝爾農墾6個發展定位的總體布局,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對外農業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內蒙古農牧業產業化的領軍企業、呼倫貝爾綠色農畜林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和健康食品產業化航母,充分發揮大興安嶺墾區在地理方位、種植結構、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助推呼倫貝爾農墾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打造內蒙古農業領域航母。

          在自身發展上,牢牢抓住呼倫貝爾農墾強勢推進糧油、乳、肉、草四個主導產業,甜菜等高效種養、大興安嶺林下產品、優質礦泉水、旅游四個優勢產業,傾力打造現代農牧服務、信息農牧業管理、電子農牧業貿易、科技農牧業支撐四個新興產業的重要機遇,深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將大興安嶺墾區打造成為管理高效、充滿活力、優勢明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農墾企業。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發展洪流滾滾向前。回望農墾前輩們走過的光輝歲月,展望農墾日新月異的發展前景,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興安嶺墾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為指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不斷開創大興安嶺墾區事業發展新局面,努力成為服從于國家經濟、服務于國家利益的重要戰略力量,以優異成績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本文網址:http://127.0.0.1:8005/html/jtnews/1177.html
          在线观看a片不卡免费观看

            <sub id="rjr4n"></sub>
                <nav id="rjr4n"></nav>